秋冬季常见传染病知多少
秋冬季是寒暑交替的季节,由于气候干燥、冷暖多变、昼夜温差较大,人体一时难以适应,极易引发疾病或使旧病复发。正值开学之际,为了提高广大师生的防病意识,增强身体的免疫力,加强人体调节机能,适应多变的气候,以确保大家身体健康。下面给大家介绍几种常见疾病及其预防措施。
一、艾滋病(AIDS)
艾滋病是一种慢性而致命的传染性疾病,起因是感染了HIV病毒。艾滋病病毒通过特异性侵犯并破坏辅助性的T淋巴细胞,与此同时使体内的多种免疫细胞受到损害,最终并发各种严重的机会性感染疾病以及恶性肿瘤,所以也称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传播途径:
1.性接触传播:为最主要的传播途径,研究证明,艾滋病患者的血液、精液和阴道分泌物中,都含有艾滋病病毒,唾液、泪液和乳汁等体液中也可以含有艾滋病病毒。
2.血液接触传播:主要是共用针具吸毒、输入被艾滋病病毒感染的血液或者是血制品,以及医疗操作等,都可被感染。
3.母婴传播:感染艾滋病病毒的孕妇可以经过胎盘将病毒传播给胎儿,也可以在分娩的过程中,或者在产后哺乳中将病毒传播给婴儿。
预防措施:
1.不进行危险的性行为,就是不随便与不认识的进行危险性行为或者婚外性行为。
2.注意拔牙或者献血、输血、肌肉注射等可以经过血液传播的时候,避免血液传播途径,到正规医疗机构进行正规治疗,防止交叉感染。
3.不吸毒,不要重复使用注射器注射,防止交叉传染。四、做艾滋病、梅毒等孕前检测,防止母婴垂直传播。

二、结核病
结核病是由结核杆菌感染引起的慢性传染病。结核菌可能侵入人体全身各种器官,但主要侵犯肺脏,称为肺结核病。结核病又称为痨病和“白色瘟疫”,是一种古老的传染病,自有人类以来就有结核病。
传播途径:
主要的是通过呼吸道传播。病人肺结核的主要病变在肺部支气管,通过咳嗽咳痰的方式,将病菌咳到空气中,周围的人吸进去就可以通过呼吸道进行传播。另外病人如果随地吐痰,痰液中含有结核菌,痰液干燥以后,里边的结核菌并没有死掉,随着尘土、尘埃在空气中飞扬,正常人吸进去也会造成感染,这是呼吸道传播的主要途径。
预防措施:
1.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定时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实行分食制、洗漱用具专人专用、勤洗手、勤换衣、定期消毒等。
2.定期的肺部健康检查。定期的肺部健康检查可以发现早期病例,以便及时治疗,防止散播。
3.卡介苗接种。


三、流感
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 是由甲、乙、丙三型流感病毒分别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甲型流感病毒常以流行形式出现,引起世界性流感大流行。乙型流感病毒常常引起流感局部暴发。丙型流感病毒主要以散在形式出现,一般不引起流感流行。人患流感后能产生获得性免疫,但流感病毒很快会发生抗原性变异从而逃逸宿主免疫。人的一生可能会多次感染相同和(或)不同型别的流感病毒。
传播途径:
流感患者和隐性感染者是季节性流感的主要传染源,主要通过其呼吸道分泌物的飞沫传播,也可以通过口腔、鼻腔、眼睛等黏膜直接或间接接触传播。
预防措施:
1.接种流感疫苗是目前预防流感最有效的手段,可以显著降低接种者罹患流感和发生严重并发症的风险。
2.个人日常防护:保持室内通风;平时注意良好的个人的卫生习惯,包括:勤洗手,不用手触碰眼、口、鼻;在流感流行季节,尽量避免去人群聚集场所;家庭成员出现流感患者时,尽量避免近距离接触等。
3.在症状出现的48小时内服用抗病毒药物,能有效缓解疾病症状、缩短症状持续时间。


四、乙肝
乙型病毒性肝炎(简称乙肝)系由乙肝病毒(HBV)引起,以乏力、食欲减退、恶心、呕吐、厌油、肝大及肝功能异常为主要临床表现。部分病例有发热和黄疸;少数病例病程迁延转为慢性,或发展为肝硬化甚至肝癌;重者病情进展迅猛可发展为重型肝炎;另一些感染者则成为无症状的病毒携带者。
传播途径:
1. 母婴传播是最重要的传播途径,我国约有30%~50%的乙肝患者是母婴传播所致,成人肝硬化、肝癌90%以上是婴幼儿时期感染上乙肝病毒的。
2.性传播。
3.血液传播。输入被HBV感染的血液和血液制品后,可引起输血后乙型肝炎的发生。
4.皮肤粘膜破损传播。皮肤黏膜受到损害之后乙肝患者的体液再落到你破损的皮肤和粘膜有可能就被感染上;也可在日常生活中共用剃须刀、牙刷等引起HBV传播;另外如果口唇黏膜破损,接吻也能导致病毒传播。
预防措施:
1.养成良好卫生习惯,不共用牙刷、毛巾、剃须刀等私人物品,不去没有消毒条件的牙科诊所拔牙。
2.如果母亲携带乙型肝炎病毒,新生儿注意阻断治疗。
3.注意进行乙肝疫苗的接种,接种后进行抗体滴度检查。
